那么,如何才能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的問題呢?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: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普通食物,竟然可以成為胰島功能的“報警器”!
土豆竟然是
胰島功能的“報警器”?
米飯、面包、土豆,吃完哪個最升糖?2025年6月,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《自然·醫學》期刊上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:我們每個人對于不同食物的升糖反應不同。那些吃完土豆后血糖飆升的人,胰島素抵抗更高,未來發展成糖尿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。①
研究招募了55名參與者,給他們佩戴了連續血糖監測儀,可以全天候、不間斷記錄血糖的細微變化,觀察吃完不同食物人體血糖的反應。研究人員設計了7種標準化的碳水餐食,每份都精確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:
■ 五種淀粉類主食:米飯(茉莉香米)、面包(白脫牛奶面包)、土豆(冷凍土豆絲)、意大利面(通心粉)和豆類(罐裝黑豆)。
■ 兩種簡單的碳水:葡萄(紅提)和混合漿果(黑莓、草莓、藍莓)。
最終有了3個意外的發現:
發現一:米飯榮登“平均升糖冠軍”的寶座:在吃了米飯后,參與者的血糖水平上升最快、峰值最高,平均血糖曲線圖顯示其峰值遠超其他主食。緊隨其后的是面包和土豆,它們也引發了相當劇烈的血糖反應。相比之下,豆類和混合漿果則表現得最為“溫柔”。意大利面的表現居中,升糖效應明顯低于米飯,但高于豆類。
發現二:每個人對不同食物的血糖反應不同:35%的參與者是“米飯星人”,他們吃完米飯后血糖反應最劇烈;24%的參與者是“面包星人”,他們吃完面包后血糖反應最劇烈;22%的參與者是“葡萄星人”,他們吃完葡萄后血糖反應最劇烈;此外,還有少數人是“土豆星人”或“意面星人”。
發現三:“土豆星人”的胰島素抵抗最為明顯:然而就是這少數的“土豆星人”,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。研究發現,“土豆星人”普遍表現出更嚴重的胰島素抵抗和更差的胰島β細胞功能。而且在他們的血液中,多種甘油三酯和脂肪酸水平更高,這與他們胰島素抵抗的體質特征完全吻合。這可能與土豆中富含的抗性淀粉有關,這種抗性淀粉對于胰島素抵抗來說,其控糖效果大打折扣。
土豆可以說是對于“土豆星人”代謝健康的“晴雨表”。我們對特定碳水的反應,不僅僅是“長胖”那么簡單,它還反映了你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、β細胞功能障礙等潛在的健康風險。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土豆等食物血糖反應劇烈,這或許是身體在向你發出一個重要的預警信號。
胰島素抵抗的人
有4個典型表現
除了血糖對土豆比較敏感外,胰島素抵抗的人有哪些典型特征?上海長寧區婦幼保健院主治醫師俞萌2025年在上海科技館微信刊文介紹,胰島素抵抗有4個典型表現:
1. 皮膚異常(黑棘皮病)
黑棘皮病通常與胰島素抵抗有關,是一種以褐色、絨狀、過度角化的斑塊為特征的皮膚病變,通常出現于頸后部、腋窩、腹股溝及肘部,但也可能覆蓋皮膚的全部表面,僅手掌和足底皮膚不易出現。皮膚病變可能呈現凹凸不平的小疙瘩狀(類似乳頭狀瘤的樣子),皮膚表層增厚、表皮突起增多、黑色素細胞數量也增加了。
2. 異常的饑餓感與低血糖
某些患者在用餐后不久又會感到饑餓,這是由于胰島素無法有效將血糖送入細胞,導致大腦誤判能量不足,觸發了饑餓的信號。此外,某些患者在用餐不規律的情況下會出現低血糖,這是由于盡管血液中的血糖已經降下來了,胰島素依然還在不斷分泌,胰島素分泌的節奏出現了問題。
3. 女性的多囊卵巢綜合征
胰島素抵抗的女性患者可能伴隨多囊卵巢綜合征(PCOS),通常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律、閉經以及不孕,患有痤瘡、皮膚油膩,體毛增多或脫發等癥狀。
4. 身體多項代謝指標異常
胰島素抵抗是諸多代謝異常的共同基礎,包括肥胖、2型糖尿病、血脂異常、高血壓、脂肪肝、動脈粥樣硬化、多囊卵巢綜合征及認知障礙等。
記住!
這才是緩解胰島素抵抗的方法
很多人發現自己存在胰島素抵抗的問題,首先想到的就是吃點什么可以緩解?吃什么藥物可以治療?
往往醫生的第一條建議不是藥物,而是——減輕體重!俞萌醫生表示,不論是胰島素抵抗,還是2型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代謝疾病,改變生活飲食方式,進行體重管理永遠是首要的“治療”方式。②
胰島素抵抗并不可怕,它是身體的一個信號。面對胰島素抵抗,我們真正需要調整到健康的生活習慣:
1. 控制每日總熱量攝入,實現營養均衡;
2. 進行適當運動,中等強度運動,循序漸進、持之以恒,來積極減輕體重;
3. 要改變作息,保證睡眠;
4. 正確面對生活與工作中的壓力,尋找合適的情緒釋放方式,減少情緒轉化為激素的影響;
5. 情況比較嚴重的請就診,在醫生的指導下,也可以使用一些藥物。
最后,很多人總期望于不改變原有生活方式,而口服一些“神藥”可以解決問題,但請記住:這世間沒有神藥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“解藥”!
文章來源:健康時報